“2021年,全球經濟的恢復性增長將對中國機電外貿持續健康發展構成有利支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實施將加速亞洲地區的產業鏈融合,尤其強化中國在機電領域的重要地位,以技術創新、布局優化、市場多元等為明顯特征的'提質增效'將貫穿'十四五'時期。”談及今年機電貿易的發展趨勢,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行業發展部總監高士旺作出如是表示。 2020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的超預期增長,帶動“十三五”期間機電出口復合增速達到3.34%。2020年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在市場主體、產品結構、市場布局等多方面持續優化,24萬余家機電出口企業、11萬余家機電進口企業奮力拼搏、逆勢突圍,實現了進出口額的逆勢增長。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機電外貿連續第19年保持貿易順差,全年實現貿易順差5919.6億美元,同比增加407億美元,高于中國貨物貿易5350億美元的總體順差。 “受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停工停產'影響,在2020年一季度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大幅回落13.7%。不過,受益于國內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和復工復產的加快,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在二季度逐漸恢復正常節奏。”高士旺表示,隨著國內“穩外資穩外貿”各項政策舉措的出臺和國外疫情的持續蔓延,中國機電制造業率先恢復的替代效應使得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在2020年第四季度連創月度新高。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中國機電產品出口1721億美元,同比增長23.6%,連續第三個月創單月出口額歷史極值,實現連續七個月正增長和連續六個月兩位數增長。2020年12月,中國機電產品的出口額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323.2億美元。 2020年,中國機電產品進口也呈現回穩向好的態勢,9月至12月中國機電產品進口額增速連續4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12月機電產品進口增速達到當年最高水平,當月進口額達到了999.9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 2020年,中國機電產品對各重點市場出口普遍實現增長,前十大出口目的市場中,僅對印度出現較大降幅。2020年,中國機電產品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增幅為8.6%,繼續高于總體水平,占同期機電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至28.5%。“2020年全年,對RCEP國家機電出口額占比提升至24.4%,自RCEP國家機電進口額占比提升至54.8%,貿易黏性持續增長。”高士旺表示。 美國繼續保持中國機電產品出口最大目的市場,2020年,中國對美國出口機電產品2780.4億美元,同比增長8.8%。自2020年7月起,連續6個月實現明顯增長。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2020年全年對美國出口額分別增長22.9%、4.9%和5.5%至338.3億美元、84.4億美元和322.1億美元,占同期對美國機電出口總值的26.8%,合計拉動同期對美國機電出口3.3個百分點。 “盡管中國機電產品對美國出口實現了同比增長,但美國對華301調查加征的關稅依然對商品貿易結構產生了影響。美方數據顯示,美國自中國進口的被加征關稅商品較2017年下降明顯,其中500億美元清單和2000億美元清單較為突出。”高士旺表示,不過,中國仍位列美國機電產品進口來源的首位。 2020年,中國機電產品對越南出口持續高速增長,集成電路成出口亮點。越南是中國對東盟出口的第一大國,2020年,中國機電產品對越南出口額達648.3億美元,同比增長26.3%,超越韓國成為出口第四大目標市場。
春節假期后,國內鋼材市場迎來“開門紅”。唐山鋼坯市場價格達到了4080元/噸,較節前拉漲230元/噸,其它各品種平均也較節前拉漲200元/噸左右。 受此影響,鋼鐵股節后表現亮眼。2月19日,鋼鐵指數報2180.43點,漲幅為0.85%。從個股表現看,擁有鐵礦資源的上市公司領漲。 鋼市迎“開門紅” 業內人士指出,從往年來看,市場復工以及需求啟動大多在正月十五過后,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及國家倡導“就地過年”,節后一些企業提前復工,支撐鋼材價格走高。 另外,2月份普氏鐵礦石指數在155-165的區間震蕩,焦炭價格維持在2800元噸的高位,鋼材價格的成本支撐力度明顯增強,導致鋼價易漲難跌。 申港證券研報預計2021年鐵礦石缺口為2600萬噸,相比2020年的1500萬噸繼續擴大。建議關注具備資源稟賦和良好資產運營能力公司的投資機會。 2月19日領漲鋼鐵板塊的河鋼資源,最近兩個交易日最大累計漲幅接近20%。公司主要產品為鐵礦和銅礦。受鐵礦石等產品漲價影響,公司預計2020年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5億元至11.5億元,同比增長79.71%至117.55%。公司指出,鐵礦石產品價格同比高位運行,使鐵礦石產品盈利水平大幅提高。 國內消費端韌性、順周期復蘇以及海外補庫周期共同支撐鐵礦供需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 業內人士指出,鐵礦石高度依賴進口。2020年我國對外依存度仍在80%以上,而目前指數定價體系依托于港口采樣形成的普氏指數,鋼廠實際結算價長期受到小樣本影響,海外礦山在現有體系下仍存在定價優勢。海外主流礦山呈現出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四大礦山產量約為全球產量的一半,發運量占比達到70%。已戰略配置海外鐵礦資源以及擁有大量境內資源儲備的企業有望獲得更快擴張。 多因素助推鋼價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葛昕認為,全球貨幣超發支撐通脹預期,大宗商品市場首當其沖。春節假期期間,海外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復蘇,貨幣寬松政策的效應進一步增強,通脹預期將持續推高大宗商品市場價格。2021年1月國內金融數據超出預期,明顯提振市場信心。 2021年冬儲庫存結構的變化,也成為節后鋼價拉漲的助推因素。由于今年節前冬儲價格較往年高出400-500元,現貨貿易商對于主動冬儲的意愿不高,從而使得冬儲的庫存主要集中在鋼廠和一級代理商的手里。由于定價權和貨權相對集中,使得節后的鋼材現貨容易出現快速拉漲的行情,但在快速拉漲的同時,市場風險也在累積,后期也要防范需求釋放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回調風險。 下游需求方面,券商研報認為,國內需求端將繼續保持較為旺盛的格局,穿透到鋼材消費層面,地產投資趕工韌性仍將持續支撐長材消費,基建用鋼在專項債規模收縮以及投向建設比例下降的背景下略有回落,制造業在內外順周期復蘇的背景下維持反彈,板材消費或有亮眼表現。 供給端方面,業內人士指出,鋼鐵行業作為能源高消耗行業,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約15%,在產能置換政策加碼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推動下,2021年鋼鐵行業供給將呈現低個位數增長。
1月2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召開2020年全年有色金屬工業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明星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 2020年,有色金屬行業、有色金屬企業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有色金屬工業在一季度探底后,從二季度起走出恢復性向好的態勢。總體看,2020年全年運行情況明顯好于預期,且有色金屬工業生產、效益及銅、鋁年均價格好于上年水平。 2020年有色金屬工業全年運行情況明顯好于預期 賈明星首先分析了有色工業全年的運行情況:一是2020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首次突破6000萬噸大關,達到6168.0萬噸,同比增長5.5%。二是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降幅逐步收窄。2020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包括獨立黃金企業)完成固定資產總投資同比下降1.0%。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11.4%,上半年同比下降8.9%,前三個季度同比下降7.0%。三是2020年末,鍛軋銅及銅材進口大幅度增長,未鍛軋鋁及鋁材和稀土出口下降。四是2020年,國內現貨市場銅、鋁年均價格回升至高于上年價格水平。五是2020年,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明顯好于預期。2020年,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包括獨立黃金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8266.5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利潤總額1833.2億元,同比增長19.2%。 “十三五”期間,有色金屬工業生產穩中有升、投資穩中趨降 在回顧“十三五”期間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時,賈明星表示,“十三五”期間,有色金屬工業生產穩中有升、投資穩中趨降,2020年,規上有色金屬企業效益回升至好于2018、2019年的盈利水平。 特點如下:一是“十三五”期間,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總體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年均增長3.6%。二是“十三五”期間,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總投資總體呈穩中趨降的態勢,年均下降2.6%。三是“十三五”期間,我國進口銅、鋁礦山原料及銅冶煉產品均明顯增長。四是2020年末,上期所三月期銅、鋁收盤價均為“十三五”期間年末收盤價的最高值,國內現貨市場銅、鋁年均價均為“十三五”期間的第三高。五是“十三五”期間,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經2018年、2019年兩年下降后2020年明顯回升。 2021年有色金屬工業有望繼續保持向好走勢 在展望今年的行業走勢時,賈明星表示,從國際宏觀環境來看,預計2021年上半年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仍將在延續,在疫苗問世接種后,疫情有望得到控制,預計下半年全球經濟才有可能走向復蘇。此外,2021年國際政經格局加速演變、跨境直接投資在區域上繼續分化、國際多邊經貿體系“危”“機”并存、全球產業鏈將面臨重構。總體看,2021年全球主要國家經濟將有望逐步復蘇,但仍存在較大風險。 從國內宏觀經濟來看,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將持續推動擴大內需、支持創新發展、改善營商環境,加上低基數因素,經濟增速可能恢復至正常增長水平以上。宏觀政策方面,2021年將繼續實行積極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更加注重精確性和靈活性,推動消費轉型升級與投資提質增效,加強創新和產業協同發展。但也要看到,國內外政經環境中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基于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結合有色協會編制發布的“三位一體”景氣指數報告,在不出現“黑天鵝”事件的前提下,初步判斷2021年有色金屬行業增速總體將呈“前高后穩”的態勢。 他對2021年有色金屬工業主要指標預測如下:一是有色金屬生產總體保持平穩運行,全年增幅在3%左右;二是預計主要有色金屬價格上半年將維持高位震蕩,也不排除下半年出現回調的可能,但全年年均價格仍將好于2020年的年均價格;三是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有望保持增長態勢;四是有色金屬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大體與2020年持平,出現大幅增長或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五是有色金屬產品出口下降的態勢也有望緩解,但出口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